校地协同赋新能 专业培训助成长

  为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教育发展的职能,助力基础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提升,2025年8月28日上午,由九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训的“国培计划(2024)”自主选学项目——湖口县第三小学优质校建设整体提升培训项目”启动仪式在湖口县第三小学报告厅隆重举行。九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郑祚双,湖口县教体局总督学吴益波,九江学院化学化工院长曹小华,九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邓明亮、培训办主任仲伟佳,九江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智秉(首席专家)、強毅(教学班主任),湖口县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江兵及该校合作片区150余名教师出席开班式.会议由九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邓明亮主持。

186A2

  九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郑祚双首先致辞。他指出,九江学院始终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此次暑期专项培训是学校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实践,旨在通过“订单式”课程设计,精准对接一线教师成长需求,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高校力量。

  湖口县教体局吴益波总督学作动员讲话。他勉励全体参训教师要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首席专家、九江学院教育学院刘智秉副院长对本次培训方案进行了解读,从课程体系、授课专家、实践安排等方面作了具体说明,明确了培训目标与要求。湖口县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江兵作了表态发言。

本次培训为期半年,采取“高校-行政-学校”三维协同赋能体系,以“文化引领与专业赋能”为主题,旨在通过系统性、前瞻性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研究能力,为湖口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成长动力。

开班式结束后,暑期集中培训课程正式拉开帷幕。九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精心遴选、邀请省内外专家,围绕基础教育核心需求开设系列专题讲座:

8月28日上午,九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二级教授曹小华作了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讲座,曹教授首先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如“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大先生、教育家精神等;其次,从“三维六面”介绍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从五个体现介绍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最后,结合身边的典型事例指出要践行四做·四教融合,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整堂讲座内容丰富,事例生动,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5EAB2

8月28日下午,“国培”专家、江西省教研室杜侦教授作了题为《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兼案例分析》,讲座中,杜教授围绕校园文化的核心概念、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校园文化建设的七大策略、校园文化建设的案例、对话与交流、推荐阅读和观看的书籍、期刊、公众号六个方面,讲述了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重要性与必要性、如何建设及效果。杜侦对照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成绩的学校做法,结合第三小学的实际,对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给出建议。杜教授谈吐幽默,讲座中互动频繁,听众在笑声中获得启迪。

1D2FF

8月29日上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钱贵晴教授作了题为《加强新时期中小学科技教育是我国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决策》讲座,钱教授从为什么要把科技教育提高到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决策高度、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培养培训新时代科技教师是科技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环节、新时代科技教育特色及实施策略几个方面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了我国科技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解决路径。讲座提升了学员们对科技教育的认识。

14614

8月29日下午,湖北省特级教师、黄冈师范学院副教授张志勇作了题为《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与思考》的讲座,张教授从两节数学课说起,围绕我们为什么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何为素养导向课堂,国内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经典案例,湖北省素养课堂探索范例以及如何构建我们自己的素养课堂——策略与路径五个方面,通过丰富的案例,生动地讲述了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缘起、内涵及实施路径。

12B35

8月30日上午,九江学院教育学院朱青博士作了题为《从问题到成果—一线教师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实战工作坊》的讲座,朱博士围绕论文写作深入讲解了论文的起点,选题,结构(一个中心、三大支柱、五大板块)等,结合课题申报书具体讲解了课题申报的注意事项。讲座中,朱博士与学员高效互动,为学员解疑答惑,为学员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提供了有力指导。

1A913

  此次培训课程设计紧扣“需求导向、实用为王”原则,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培训内容精准对接教学与科研需求,专家讲解深入浅出、案例鲜活,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打开了新思路。未来,九江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不断优化培训体系,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支持,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高校力量。


下一条:我院召开新学期全院教职工大会